三峡库区腹地长出眼镜产业
半月谈记者 韩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上的企业不愿意来,愿意来的企业看不上”,三峡库区腹地因环保要求高、交通不便利等因素,长期面临着招商引资难、产业培育难等问题。不过,位于这里的重庆市奉节县,悄然长出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贸易结算、产品展示及现场体验于一体的眼镜产业,并成功创建重庆市眼镜产业示范基地。奉节的成功密码何在?
库区腹地发展工业存在难点
走进奉节县生态工业园,物流车辆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对生产好的镜片封片、打包。
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一家眼镜生产企业在生产/王全超 摄
工业园内,一栋栋新厂房正在建设中。奉节生态工业园区副主任曾春告诉半月谈记者,截至今年4月,工业园协议入驻眼镜企业94家,其中39家已经投产,17家正在装修,另有38家眼镜企业等待入驻标准厂房。2022年,全县眼镜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眼前的景象,让半月谈记者想起三峡库区腹地工业产业发展普遍面临的难题。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说:“三峡库区腹地地处大巴山和武陵山交接地带,受自然地理条件、区位、交通等诸多因素限制,招商引资难。此外,库区人才、技术、金融、能源等要素资源相对短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限,难以在招商引资中与其他地区的产业链、要素链等集群优势抗衡。”
以营商环境优势弥补先天劣势
奉节是如何引入眼镜产业并得以成功发展的呢?
“产业关乎就业,为实现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奉节紧紧围绕产业和就业,全力打造‘奉公办·更快节’服务品牌,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工程,以营商环境优势弥补资源禀赋劣势。”奉节县委书记张果说。
“干部担当作为,营商环境才能改善。”奉节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云清介绍,去年以来,奉节持续深化民营企业大调研大走访,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一线收集企业的困难问题,采取“过筛子”的办法,责任化、清单化、时限化帮助企业办实事。
奉节县推进企业开办“一窗综办、全程网办”,实现企业开办最多1个工作日、最快2小时办结;公安、税务、人社等部门开展“一件事一次办”,向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印章,企业开办全流程免费。对符合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标准的,靠前服务、联合踏勘、帮办代办,加速项目落实落地。
此外,奉节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安装电子签名签章设备,对“渝快办”政务服务事项中的申请书、申请表等材料手机远程签署,避免申请人来回跑、携章跑,节约企业办事成本。
贴心服务让眼镜产业落地生根
近期重庆西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眼镜制造及原材料加工项目落地,奉节县住房城乡建委、规划自然资源局等仅用3天就办结了企业项目投资备案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项目的快速落地,是奉节县眼镜产业得以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
“我们公司从决定入驻到最终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几乎是‘拎包入住’。”重庆明旭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兵说,园区不但提供保姆式服务,还不断完善产业链,自己公司是园区内六七家企业的供货商,去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找准了眼镜产业这个适合三峡库区腹地的绿色工业,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西部眼镜之都’。”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县围绕相关产业新签约项目91个,协议总投资达35.68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落地,奉节的产业和就业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来源:新华社